台灣人的習慣儲蓄,習慣買房,習慣留遺產,習慣苦自己讓子孫過著無虞的生活,這習慣屬於大概是345年級生居多,若再內政部查一下,這些族群的退休潮及有運用資金在現在是最大化,您說房價在這時怎可能不漲,退休是為了過更好的生活,貸款完的房子也舊了,小孩也大了,這時有能力的就換一間或多買一間(蛋白區),原本的舊房存著也不賣(ex:中區),或者是賣舊屋換新屋,美侖美奐的房子誰不想要,誰不想有一個豪宅,345年級生在年輕時也嚮往有錢人的豪宅,但在他們事業起步時,大多都有2-4個孩子要養,只好忍著、相信自己辛苦一點,多存一點將來買大房子,再出去還遊世界,自己的小孩在自己存夠錢也不用像自己年輕時這麼辛苦了,疏不知,小孩確實不像他們年輕時那麼辛苦,但因為也沒有苦過,喪失了基本的求生本能,會讀書,而不會做事,有學歷就看空一切的一代,那在存錢存到老,孩子也在345級生快退休時成年了,在這個自己有資金,卻也無其他投資管道的社會背景下(有一個時期大家很瘋股票但都賠錢故很多人不可能再以股票為投資標的),有一個行業興起,建築業,這些集團再把房子商品化行銷化後,搭配現代的設計師,將房子蓋得很有藝術價值,基於藝術是無價的,同樣的土地,在不同設計師的包裝下,其價值差異性很大,而在別野的頭期款在345能力所及的範圍,就算別野只是透天的名稱不同,這些商品的銷售在此一階段爆炸的銷售,也不斷地被收購,當然房價也不斷地飆漲,因為無地可蓋,但眾其真的沒土地嗎,還是土地多被收購去了,可開發土地不多的情況下,跟地主限量的釋出土地,建商瘋狂找以開發都會區的方正土地營建,卻無地可蓋,打著方正土地快沒了的口號,造成量縮價高的心理,形成房市越來越高,不過我相信這個習慣一定會被打破,我們這一帶6,7年級生享受居多,故金源在20年後我老時一定不足,但房子這個名詞就算是年輕人也從小被制約到大,有土思有財的觀念,還是深深地烙印在我們這一年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土地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